深圳可在户籍制度改革领域先行先试
“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缩影,今天深圳的一些新探索可能会成为下一步全国的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蔡昉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纲要》中,深圳可以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深圳有望在关键领域迎来新突破
《纲要》确定深圳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强调指出“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改革,允许在攻克改革难题上先行先试,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是在新时期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
“譬如户籍制度改革,深圳就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先行尝试。”长期从事人口学、劳动经济理论和现实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研究的蔡昉认为,目前中国大城市改革户籍制度的主要障碍是城市担心提供不了与市民身份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产品。“深圳最需要户籍改革;是最应该模糊户籍概念的移民城市。”蔡昉认为深圳不仅应该对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民工的户籍问题也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目前大批农民工返乡是金融危机和户籍制度双重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农民工成为市民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蔡昉认为,深圳的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包含选择性的政策,政策条件从投资额度或者签订合同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也可以选择在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之间增加绿卡等层次。“这样可以把那些长期为深圳做贡献的劳动群体和那些在深圳特殊阶段、特殊时期所需要的劳动力加以适当的分离。借助这次变革,可以给深圳积累一些对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管理经验,而且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政策。”
经济转型珠三角可担当领头雁
《纲要》指出,珠三角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蔡昉认为,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区域,但在成为中国发展引擎的同时也存在着动力不足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产业结构升级。
“从经济结构转型上来看,深圳应该把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而产业转移的过程是一个演进式、自然的过程,深圳成本提高了,人力资本、总资本和技术水平提升了,有条件和能力利用更高端的产业逐渐替代低端产业,使得较低端产业依次转向中西部地区。”蔡昉称,在国际上,有雁阵理论,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在最初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世界区域的制造业中心,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就会升级到更高端的产品,将原来劳动密集型产品让位给后起的国家,一级一级形成一个雁阵的模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的制造业的出口水平恰恰形成了类似雁阵的几个级别,最沿海一层,到次沿海一层,再到中部地区,到中国大部分地区,最后到达西部。”因此,蔡昉认为,雁阵理论完全可以在我国国内实现。“雁阵式的产业转型模式需要有两个要素才可能成功,首先就是要有领头雁。”蔡昉认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在前一时期是成功的,完全可以担当领头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