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组深入各服务地,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了“1+1”法援律师及西部锻炼青年律师的工作生活情况与实际困难。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克服高原环境、文化差异等困难,积极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扎实开展法治宣传。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展现的公益情怀与显著成效,赢得各服务地广泛赞誉。海南藏族自治州司法局特向深圳市司法局赠送“仗法律之剑护雪域,秉公益之心守初心”锦旗,以表诚挚谢意。
各慰问组代表市司法局、市律师行业党委、市律协对各服务地司法行政机关给予律师们的关心支持及为此次慰问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对“1+1”法援律师在复杂环境下恪尽职守、辛勤付出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其继续当好法治精神的传播者、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对青年律师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其珍惜锻炼机会,继续深入基层实践,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西部地区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慰问中了解到,各位律师在各自岗位上克服困难,积极履职,工作成效扎实。
在西藏林芝服务的肖黄鹤律师克服高原环境,截至慰问时累计提供群众咨询455人次,代理法律文书167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宗,其中为22名农民工追讨80余万元欠薪并推动案件发回重审,高效调解15名藏族农民工劳务纠纷;推动整治欠薪违法分包问题;联合媒体开设“林芝讲堂”栏目,系统讲授《民法典》知识,并深入基层举办法治讲座;深度参与司法改革,撰写近2万字重大项目法治保障调研报告服务政府决策,全程参与“法治护航”专项行动并协助政府取得行政诉讼一、二审胜诉;个人捐资5.8万元,协调德恒律所捐助超10万元,为司法局捐赠21台空调,并为吉朗村68户村民提供御寒衣物、粮油及饮水设施;创新建立长效支持机制,促成深圳市罗湖区司法局与林芝市司法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引入深圳资源开展律师培训并推动筹建林芝市律师协会,打造了可复制的“林芝经验”。
连续7年参加“1+1”法援行动的陈海航律师驻守在新疆乌尔禾区,累计接待咨询217人次,办理刑民事及认罪认罚案件13件,成功为务工人员追回42万元欠薪,解决独居老人继承纠纷与牧民草场矛盾;在政府合同审查中精准识别并修正重大法律风险,避免国有资产损失超千万元。在代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通过专业辩护提出从犯身份、认罪认罚等法定从轻情节及退赃免罚依据,推动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书》。其专业服务赢得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深圳律师亚克西”赞誉。
服务于新疆阿勒泰的钟俊瑾律师,累计解答法律咨询285次,办理法援案件23件,代写法律文书11份,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起,成功调处6.5亿工程合同纠纷;针对公职人员群体开展互动式宪法培训,以案例辩论、分组演说等方式提升普法实效。首次担任带教老师,系统培养本地大学生志愿者掌握法律文书撰写、咨询接待等实务技能,为当地法治队伍储备人才。
扎根海南琼中黎乡苗寨的李影律师,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件,提供法律咨询940人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其中代理未成年人案件按诉讼阶段累计达31件,办案过程中注重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与价值观引导,成功代理涉及7名未成年人的重大交通事故刑案,二审判决采纳代理意见,获得当事人高度认可。妥善化解一起亲属间盗窃纠纷,当庭提交谅解书后推动量刑从轻。其工作贯穿“爱心办案”理念,重点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为法治建设注入人文关怀。
服务于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的孙玮律师,累计办理法援案件14件,代写法律文书96份,接待并解答法律咨询351人次,完成认罪认罚律师见证42次,调解矛盾纠纷8件,深入学校、社区及工矿企业开展普法宣传13场次;法援期间,注重法理情结合,其中代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中,通过多维沟通促使检察机关对涉特殊家庭背景的未成年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体现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与社会关怀。
服务于甘肃合作市的边疆律师,累计接待咨询40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36份,涵盖婚姻家庭、劳动权益及土地承包等多元诉求;办理刑民事及调解案件30宗,其中代理多起重大刑事案件,用专业辩护为被告人争取从轻处罚并成功适用缓刑;妥善化解涉及寺院僧侣的民事合同纠纷;通过调解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并获赠锦旗3面;依法见证14份认罪认罚具结书,参与政府会议12次助力依法行政;开展普法宣传15场次,覆盖校园、企业、寺院、部队及乡村,针对性宣讲未成年人保护、劳动法规及宗教事务条例等。2025年2月,荣获2024年合作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以专业服务赢得藏族同胞敬献哈达的认可。
连续7年参加“1+1”法援行动的王鸣剑律师服务于广西天等县,累计接待群众咨询24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35份,开展法治讲座及宣传8场次,普法覆盖300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2次,办理刑民事案件75件,认罪认罚法律援助案件58件,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群体挽回经济损失86万余元。用专业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未成年保护案中通过心理疏导与赔偿协调促成附条件不起诉,使双方回归学业;高效代理11名农民工劳务纠纷案,通过追索关联企业证据促成调解,追回拖欠两年多的欠薪。同时积极推动粤桂法治协作,联合深圳市律师行业妇女联合会赴当地开展“与法同行”系列活动,深化两地共建交流。七年法援坚守中,始终以专业行动践行法治为民初心。
此外冯亚飞、何文月、谭曦鹭、刘嘉祺、雷茜、罗浩然、杨漫玲、郑伊莎、胡紫阳9位西部锻炼青年律师深入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协助纠纷调处、提供法律咨询、参与法治宣传和公共法律服务值班,有效提升服务能力。他们累计提供法律咨询超过20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4宗,参与调解案件300余宗,代写法律文书近900份,并通过“法治微课堂”“流动普法驿站”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160余场,覆盖农牧民、学生、企业职工等多元群体。此外,他们创新推出“鲁朗法治夜校”“寺院法律学习积分兑换”等特色普法模式;为16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并提出合规建议,协助政府审查文件及案卷300余份,挽回群众经济损失超百万元。通过双语服务、基层调解等方式,切实解决当地法律需求,推动西部法治建设与民族团结,展现青年律师的专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深圳律师以实际行动切实保障群众权益,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慰问活动成为深化深圳与服务地法治合作的重要契机。座谈会上,多地表达加强交流合作的意愿。慰问组表示,将继续高度重视并支持“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西部锻炼青年律师计划,积极推动与服务地在人才培养、业务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方式。同时,将继续关注志愿律师和锻炼律师的工作,强化后方保障,进一步完善志愿律师和西部锻炼青年律师的服务保障体系,鼓励更多律师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支持西部地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