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从“大荒”到“粮仓”的蜕变

日期:2019年06月28日 | 来源:法制日报 |  作者: | 字体:

编者按 

著名诗人聂绀弩曾创作一首《北大荒歌》,其中有曾经“千年万年人不到”的写照,也有“粮米万斤仓”的希冀。如今,诗人的期盼成为现实,“北大荒”成了“北大仓”,而这一巨变则来自几代农垦人的奋斗与奉献。本报从今天起刊发记者在黑龙江农垦一线蹲点采访的报道,探寻第一代农垦人用青春写就的热血故事,记录当代农垦人的坚守与奋斗,见证这片黑土地上曾经发生以及正在发生的不凡变迁,敬请关注。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东凯 张冲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千年万年人不到,但有雁字书成行,年年来,自南方。”著名诗人聂绀弩在其创作的《北大荒歌》中描写了当年北大荒的蛮荒景象。

这片“蛮荒之地”位于中国最北部,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过去因寒冷荒芜而被称为“北大荒”。

1955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团中央组织下,以杨华为首的60名北京青年垦荒队员组成先遣队,最早抵达北大荒深处的萝北荒原,拉开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的序幕,也打下了“共青农场”的基础。

始于青年垦荒,随后10多年,退伍军人和知识青年加入了农场的建设。2019年的今天,几代人的努力让这片土地从莽莽荒原变成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把“大荒”变成了“粮仓”。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将这个农场命名为“共青农场”。虽然农场的名字几经变化,但“忠诚、奉献、创业、拼搏”的青年志愿垦荒精神始终没变。

远征北大荒

2019年4月10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共青农场,这里不复60多年前“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和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的景象。新翻的黑土地一望无际、阡陌纵横;凤鸣山下的农场小镇风景优美,文化广场入口处的中式牌坊上镌刻着胡耀邦同志题写的“共青农场”场名。

在第一代垦荒青年荆焕峰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82岁的老垦荒人,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谈起垦荒往事滔滔不绝。

1956年3月,19岁的荆焕峰作为北京青年垦荒队第二批队员来到萝北。

“30里地对面炕,60里地老街坊。”荆焕峰用一句当地老话道出了垦荒点的人烟稀少。萝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省五大荒地之一。当时的萝北土地面积75万公顷,人口只有16000人。

“杨华是我们北京垦荒队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荆焕峰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批队员于1955年8月30日从北京出发,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共青农场的生日。

杨华时任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兼团书记,1955年8月9日,杨华、庞淑英等5名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共青团北京市委交上申请书,坚决要求到边疆垦荒。

“当我们知道中国还有十几亿亩的荒地在边疆闲着睡大觉,我们要让它给我们长出粮食……不管边疆的路程多么遥远,也拦不住我们远征的决心。不管边疆的风雪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

写在垦荒申请书中的朴实话语,成为青年垦荒队员们终身为之奋斗的诺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从1955年起,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哈尔滨等地共计2602名青年志愿垦荒者先后来到这里,建立青年农庄。1958年5月,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预七师、河南信阳步校部分教师、学员1705人,集体转业到萝北县,和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一同成为开垦荒原的主力军。

1968年至1970年,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的9批共4291名知识青年来到农场,和前辈们共同担当起开发北大荒的重任,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铸就奉献魂

荆焕峰告诉记者,青年垦荒队承诺不花国家1分钱。北京团市委募集的近7万元捐款是队里所有的资金,这笔钱购置了垦荒队生产、生活所需的种子、农具、马匹、马车和一年的口粮。

“那时候农场管饭,我们3年没有1分钱收入,所有的收入全都投入再生产,过年发的2块钱被大家戏称为压岁钱。”荆焕峰说,直到1959年4月农场定级开工资,大家才有了固定收入。

“下地干活,男同志用泥把脸和脖子糊住,女同志拿布做成头套,防止蚊虫叮咬。”荆焕峰回忆起创业艰辛时说,那时候每个人都要过三关:“冰雪关”“蚊虫关”和“农活关”。

初来乍到的队员们住的是棉帐篷,吃的是窝头,冻住的萝卜、土豆要用斧子砍开,干活靠的是马拉大车、人背肩扛,还要面对凶猛的野兽和蚊虫的叮咬。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斗,到1956年春耕时,开垦的耕地达到4200亩,秋收时上交国家粮食74000斤,收入15600元。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1956年夏天,荆焕峰的同期队友、年仅17岁的麻友遭雷击,牺牲在割草的路上,这位到萝北刚刚5个月的北京小伙没有能够看到第一个收获的季节。

“麻友是家里的老儿子,他姐姐怕父母伤心一直瞒着,直到父母去世都不知道麻友牺牲的事情。”荆焕峰的讲述陷入了停顿。

麻友葬在了他为之奉献、牺牲的土地上,陪伴他的有他心爱的口琴和一支钢笔,还有后人永远的怀念。

从1956年到1962年,有7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垦荒队员长眠在这片黑土地上,他们用生命之魂铸就了“忠诚、奉献、创业、拼搏”的青年志愿垦荒精神。

从青年志愿垦荒队,历经青年农庄、青年农场、预7师农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2师第14团、向阳农场等不同时期,最终定格为现在的共青农场。

打造共青城

1955年,杜俊起率天津垦荒队来到萝北,在这里扎下根。杜俊起1952年入团、1954年在海河抗洪抢险中火线入党。

“我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后我家分了土地,生活才有了保障,我对党、毛主席,对新社会感情非常深。”杜俊起说,响应号召种地打粮,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向党和人民回报,我必须积极报名。朴素的感情是杜俊起奔赴边疆的原动力。

30岁的奚丽丽则是跟随理想选择了农垦,追逐爱情来到了共青农场。作为新一代农垦人,一批年轻人接过了先辈的旗帜,在共青农场这片热土上奉献着青春。

“2010年我从八一农垦大学毕业。”奚丽丽告诉记者,母校有“垦区黄埔”之称,是王震将军1958年创建的。4年的学习生涯,让她对北大荒农垦的历史耳熟能详,也立下了扎根农垦的志向。

2010年3月,这位哈尔滨姑娘怀着对农垦的向往,放弃了到大庆市大商集团工作的机会,通过选拔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首期垦区主任助理培训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垦区工作。

“男朋友是我培训班同学,家是共青农场的。”奚丽丽说,毕业后没有选择条件更好的单位,两人一同回到共青农场。

拉着行李箱,坐着蹦蹦车,冒着蒙蒙细雨来到了农场。没有宿舍,奚丽丽租了2年房,直到结婚才有了自己的房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曾让奚丽丽暗自垂泪。调整了心态,奚丽丽开始边干边学,担负起农业技术员的重任。

“那时的农场不是现在的样子,窄窄的马路,一大片平房,楼房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奚丽丽说,生活条件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老一辈农垦人的精气神却跟地方不一样。

“我爱人的爷爷、奶奶来自山东临朐,是第一代山东青年垦荒队队员。”奚丽丽告诉记者,三代农垦人的传承使得奚丽丽对垦荒前辈们的故事如数家珍,垦荒精神激励着她投入了共青农场的二次创业。如今的奚丽丽已经从哭鼻子的小女孩,成长为哈尔滨庄管理区的党支部书记。

几代人的努力将共青农场建设成拥有耕地49万亩,2万人口,集种植、饲养、加工、商贸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

农场2018年生产总值14.6亿元,粮食总产量25.7万吨,成为欧盟IMO、日本JAS、美国NOP认证的有机农场。农场还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成为农垦系统的一面旗帜。

几代人的奉献,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伴随着共和国的日益富强,北大荒人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创建了拥有4363万亩耕地、113家农牧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成为中国现代农业领跑者、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记者感言

25米长的铜墙,镌刻着12342个名字,他们是北大荒的拓荒者,他们的青春定格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他们的形象世代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静静地站在北大荒博物馆的纪念墙前,记者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

“公路宽,铁路长……毗连楼阁会堂,果树千百垧,粮米万斤仓。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田间青年皆俊秀,陌上少女美红妆。”60年前诗人聂绀弩的梦想在北大荒早已成为了现实。北大荒的成长也远远超越了诗人的想象。

这一切来自3代农垦人的奋斗,60多年来,有5万多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把他们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块黑土地。

农垦人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铸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打造了“中国粮食 中国饭碗”,使得北大荒集团成为中国农业的航空母舰。 

录入:深圳龙岗律师网 | 阅读:
相关新闻  
深圳龙岗律师事务所-陈志钧律师介绍
如需咨询法律问题,请到“免费咨询”频道留言,律师约2小时即可回复。如有案件委托,请拨打以下电话。
手机号码:180-8888-6636(陈志钧律师)
咨询邮箱:1201222@qq.com
福田地址: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港中旅大厦22~23楼
龙岗地址:深圳龙岗区龙福路荣超英隆大厦A座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