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宝龙街道 实施“强芯提质”工程推动居民小组治理

日期:2019年06月26日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 | 字体:

  居民小组,作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处于城市管理最末梢,虽然隶属于社区,但其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相对独立,导致个别居民小组容易成为基层治理中社区管理的“盲区”和社会矛盾的多发区。那么,要如何掐准居民小组治理的“痛点”,精准推进居民小组治理?

  龙岗区宝龙街道通过结合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方面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深化《宝龙街道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居民小组党建“强芯提质”工程,将街道机关干部力量全面下沉、街道财政经费全面下沉、其他配套资源全面下沉,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宝龙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提供“六大支撑”确保资源下沉落位于关键点

  “居民小组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虚化、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主业意识淡化、居民小组党群服务阵地碎片化、居民小组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本领弱化,”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往居民小组存在的‘四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基层治理的推进,如何破解这一基础难题,成为宝龙街道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中的重点。”

  2018年,宝龙街道党工委针对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方面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精准发力,全面实施“强芯提质”工程,推动人员、财政经费和其他行政资源进一步向社区、居民小组倾斜,为居民小组提供“六大支撑”,确保资源下沉落位于关键点。

  在这一过程中,宝龙街道首先为社区、居民小组提供党建力量支撑,居民小组党支部“第一书记”以其丰富的党建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担负起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全面做好指导监督居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对居民小组党支部干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小组的管理涉及到城市基层党建的方方面面,居民小组干部原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储备显得捉襟见肘,宝龙街道通过提供治理专业力量支撑,将相关专业人才驻点到居民小组,不断提升居民小组干部各项业务能力,让居民小组处理各项社会管理的基础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在为居民小组提供民生保障支撑上,街道采取问题分级治理机制,建立社区、街道、区三级问题台账,梳理出涉及到城市基层党建的各个方面的民生问题198个,对梳理出的“病症”积极开展整改“医治”,本级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此外,在上传下达、指挥调度平台支撑、后备人才支撑、战略规划发展支撑上,宝龙街道不断推动力量再下沉,资源再整合,为居民小组建立社区后备人才库,做好未来城市基层党建人才储备;收集大量一手资源,为街道制订未来战略规划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打造“熟人社会”力量下沉收集问题1065条解决900余条

  46名科级干部下沉一线,担任各党支部“第一书记”,63个工作组,189名工作人员每周进驻各个社区及居民小组(花园小区)开展驻(挂)行动,累计梳理出涉及城市基层党建在内的民生问题1065条……

  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强芯提质”工程以来,街道下沉力量到社区、到居民小组,为群众办实事、为社区提干劲,辖区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活力、为民服务质量和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升。

  2018年,宝龙街道大力实施“强芯提质”工程,把人员、财政经费和其他行政资源进一步向社区、居民小组倾斜。选派46名居民小组(花园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由街道领导干部带领57个驻(挂)各社区、居民小组工作组171名成员,每周深入一线开展驻(挂)工作。将居民小组党建工作经费预算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经费预算;全面梳理非财政供养的居民小组党务工作者工作补贴执行情况,对符合发放条件的党务工作者按照文件给予适当工作补贴;支持和鼓励居民小组党支部以项目化形式申请经费。

  一年来,宝龙街道党工委不断深化“强芯提质”工程,通过完善驻挂工作组团队架构、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基层党建治理新路径,进一步解决党群干群的现实需要,实现驻挂区域全覆盖。数据显示,宝龙街道目前已成立63个驻(挂)社区、居民小组(片区)工作组(涵盖7个社区级工作组、45个居民小组工作组、5个片区工作组及6个“外卖地”工作组),共选派189名工作人员全面下沉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驻(挂)工作,收集问题台账1065条,解决900余条。

  优秀案例展示

  1.为新布村物管注入“红色动力”

  同心社区新布居民小组位于宝龙街道同心社区西北部,辖区常住人口3万余人。长期以来,新布居民小组物业管理服务缺失,外来人口随意进出,喝酒闹事频频发生,车辆随意停放,村内的卫生、消防安全、治安等各种隐患频频凸显。居民小组多次召开股民代表大会,商讨引进物业公司事宜,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意见难以统一,物管引进几无进展。

  2018年底,新布居民小组党支部主动牵头,通过驻挂组、社区党委、新布居民小组党支部三级上下联动的方式,内治外引,召集召开党员大会、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梳理物业引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问题,驻挂新布工作组多次深入居民群众当中,一次次进行引导和协商,用真情、真心、真诚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终通过票决确定龙岐物业进驻新布村。

  物业进驻以后,新布村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村里的治安亭有人员管理,外来车辆不能随意进出,路面标识清晰明显,街头巷尾干净整洁。

  2.探索“外卖地”治理新路径

  长期以来,宝龙街道辖区“外卖地”(地块转卖给非本村居民,渐渐形成外来人口聚居地)由于处在政策、地理空间的边缘位置,在当初行政区域划分时,相关的管理权限没有及时移交,存在职能、责任划分不明晰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该片区治安、消防和安全生产等隐患较多。

  针对辖区“外卖地”片区问题,宝龙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外卖地”治理新路径。通过选派18名干部成立6个“外卖地”工作组,加大对“外卖地”的整治力度,为辖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这一过程中,宝龙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街道党工委经研究决定以牛伴岭片区为试点成立同心社区牛伴岭片区综合治理临时党支部,同心社区第一书记、执法队(规划土地监察队)队长担任支部书记,带领来自街道维稳综治办、社会事务办、执法队、城管办等单位21名临时支部党员干部在治理前线攻坚克难,彻底改变牛伴岭片区“脏乱差”的环境面貌,着力解决该片区消防隐患突出、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3.党建引领打造“幸福村道”

  宝龙街道龙东社区石湖龙村处于深汕路、爱南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常住人口5万余人,但是楼栋相对比较密集,村里道路狭小、停车位置少,空间拥挤且存在一定消防、交通安全隐患。

  为此,街道城中村市容环境提升“五化”(净化、文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项目经过实地勘验,决定在石湖龙村育贤东“五化”墙下拓宽小道,增加小区活动空间,缓解交通及消防压力,但由于拓宽村道将影响部分村道建成楼房出入口台阶,道路拓宽项目受到阻碍。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条件以及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今年2月以来,街道石湖龙驻挂工作组、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委员会不断走访现场,与征拆业主积极协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终于征得业主同意,顺利推进“五化”工程项目,成功拓宽了村道。如今,拥挤的村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宽敞的“幸福村道”。

  4.“红色动能”助力消除红牌“三小”场所安全隐患

  龙新社区“三小”场所数量多、范围广,红牌“三小”场所时有出现,火灾风险大。有些红牌“三小”场所投入了当事人大量心血,是当事人基本生活的保障,若依法依规强行开展整治难度较大、效果不好。宝龙街道各驻(挂)工作组紧密联系实际,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依法处理等举措,积极协调推动问题解决。

  例如在2018年7月17日,驻(挂)吓埔居民小组工作组在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时,发现东鹏街“成功时尚鞋业”门店存在违规住人现象。该门店是一个存在多年的“老大难”红牌“三小”场所,按照消防法规要求,必须在住人房间与营业场所之间安装合格防火门。在整治工作中,当事人态度恶劣、拒不配合。驻(挂)工作组组长姚树升以同为退役军人为切入点,与潘某交流军旅往事,倾听其心声和诉求,每周至少三次上门开展面对面交流,使其从防备转为感动,最终转变思想,愿意安装合格防火门,为辖区安全再消除一处隐患。

录入:深圳龙岗律师网 | 阅读:
相关新闻  
深圳龙岗律师事务所-陈志钧律师介绍
如需咨询法律问题,请到“免费咨询”频道留言,律师约2小时即可回复。如有案件委托,请拨打以下电话。
手机号码:180-8888-6636(陈志钧律师)
咨询邮箱:1201222@qq.com
福田地址: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港中旅大厦22~23楼
龙岗地址:深圳龙岗区龙福路荣超英隆大厦A座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