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参加该社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视频与网友面对面的交流。此次事件貌似一件小事,但是,关心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民意表达的人却从中感到一股强烈的暖流扑面而来。
2007年12月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年增长率为53.3%,互联网普及率为16%。网民结构中,从学历来看,高中以上学历网民占36%,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18.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17.5;从职业来看,学生占28.8%,专家与技术人员占14.6%,工人占12%,自由职业占10.6%,服务业占9.8%,办事人员占7.4%,单位负责人占4.9%,无业占11.9%,等等。上述数字反映出我国网民基数已经占全国人口的16%,学历相对较高,覆盖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
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其民主诉求不得不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没有这16%的人的民主,何谈全国人民的民主?而由于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快速性,互联网人群的较高学历性,这股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16%这一数字。今年来多起影响全国的重大事件,如非典、孙志刚事件、最牛钉子户事件、华南虎事件、汶川地震等等,都已经证实了这股力量的强大。而同样是这些事件,证实这股力量并不是某些人眼中的洪水猛兽、怪力乱神。相反地,这些事件证实,这股力量是一支推动中国民主发展、加快民主进程、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社会改良的重要力量!
而胡锦涛主席通过网络视频与网友面对面交流,表达对互联网和网友的关心,表达对互联网民意的重视,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如此高调地直面互联网民意,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互联网民意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对互联网民意的充分的正面评价。
在笔者看来,中央政府和执政党如此重视互联网,重视互联网民意诉求,是网民之幸,更是中国之幸,也是执政党之幸。因为,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如果方法不当,对其进行进行围追堵截,那结果必然是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而如果方法得当,对其进行疏导,结果就是趋利避害,创造一个多赢的胜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笔者感到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与此类似的,近日中组部委托国家统计局从2008年起每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民意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确保统计部门独立完成民意调查工作。
在西方国家,对官员特别是高官,如市长、总统等的民意调查早已成为一项见惯不怪的制度,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套科学、广泛的调查系统。而在我国,虽然各省市已经有形形色色的“民意测评”,但是绝大多数都流于形式,毫无用处,跟老百姓毫无关联,更加不能反映出老百姓对被测评官员、部门的观感。而据报道,某市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对官员民意调查,但因调查结果反映公众对官员的印象极差,故不敢公布该调查结果。
但是不管怎样说,从胡锦涛书记与网民通过视频面对面交流到中组部组织高层次的民意调查,反映出中央政府对民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其真实性、广泛性,越来越重视获取民意渠道的科学性,所以,后者依然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期待。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希望中组部委托统计局进行的满意度调查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充分、真实的反映出群众对政府部门、官员的满意度,给群众一份真实的报告。对这份报告,即使“成绩”极差,我想作为一个老百姓也会欣然接受,因为按照我们的经验,只有成绩较差的报告才真正符合一向来我们对部分政府部门、官员的观感。而我们相信,一份真实的成绩很差的报告是对一个政府部门、官员的鞭策,一定能促使其改进日后的工作,来年交给老百姓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话题又回到互联网民意上来。我觉得,如果中组部要实实在在的搞一下民意调查,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所以,建议统计部门设立专门的网站,邀请网民对各地政府部门、官员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该调查起码可以作为统计部门其他调查一个补充,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而且互联网具有全民性、广泛性、互动性、快速性、简便性、低成本等等好处,是非常值得统计部门去研究、发现其在民意调查方面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