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以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由于一些企业对劳动法律规范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又没有诉讼经验,所以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在劳动争议方面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呢?
第一、处理方式选择不当的风险。不同的纠纷,企业应选取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依照现行的法律规定,企业可以采取下列方式解决纠纷:(1)协商解决;(2)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3)仲裁;(4)诉讼。
第二、因管辖不当而被驳回的风险。企业应该掌握一些劳动争议诉讼管辖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减少法律成本,以免在立案的时候,被法院驳回的尴尬场面。
第三、因举证不利导致败诉的风险。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企业必须承担比员工大得多的举证责任。实践中,很多企业在平时不注意收集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就陷入被动局面。因此,要求企业在平时多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注意保留证据,避免在日后的仲裁诉讼中出现因举证不利而导致败诉。
第四、错过时效导致败诉的风险。比如,我国规定当事人向劳动局申请仲裁的时效为60天。一旦错过了这个法定的失效,企业很有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
第五、适用法律依据不当的风险。我国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适法依据比较庞杂,包括劳动法律政策、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文件。在适用这些法律规范的时候存在比较复杂的情况。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法律的研究,以便于在争议发生后选择适用对自身有利的的劳动争议处理依据。
面对这些风险,企业应该针对存在的风险制定解决的方案。在必要的时候,为企业请一个法律顾问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会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保证企业能够更健康发展。